爬升、平飞、通场、着陆……12月30日,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庆造”4座固定翼飞机CG231在重庆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成功首飞,整个首飞过程持续约30分钟,该飞机也是国内首次使用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定4座固定翼飞机。
“CG231采用上单翼布局,翼展11.18米,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600公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飞机最大平飞速度可达280公里/小时,升限6000多米,起飞滑跑距离不到300米,着陆滑跑距离仅需150米。据了解,CG231由重庆通航集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的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座固定翼飞机。
重庆通航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CG231可应用于飞行员培训、警用巡查巡逻、观光旅行、体验飞行、空中摄影等领域,兼具良好的飞行品质与美观舒适性。该飞机在设计之初便制定了“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未来重庆通航集团将以CG231为平台,通过系列化发展和改进改型,进行水上型飞机的研发,实现该型号的系列化发展。
“CG231于2016年正式立项开始研发设计,2019年7月完成设计定型,12月完成科研样机总装下线,全机静力实验、地面试车和地面滑跑。从全机静力实验到地面滑跑,再到首飞,仅用了28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CG231型号将由重庆通航集团独立进行生产制造,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值得一提的是,CG231也是国内首次在全复材飞机上使用国产复合材料,得到了民航局适航审定司、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重庆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进入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审查程序。飞机各部件大部分由国内配套,与十几家成品供应商合作,可带动辐射通用飞机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和适航能力提升。
记者了解到,重庆通航集团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成立于2011年1月,已建成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具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通航运营、飞行培训、机场建设、维修服务、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两江新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龙盛片区,首期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通航综合示范区核心区。目前,已成功引进了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飞行员训练中心、卫星通信、商业火箭、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项目,形成了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两翼齐飞”、航空与航天协同发展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via.上游新闻